鞋柜定制,許多細節要點,如果你不上心,十有八九會被設計師「糊弄」。
比如說:鞋子尺寸、層高做多少……這些細節,提前不考慮進去,錯1個后悔,錯2個 恨不得砸了重裝。
本期分享的6個設計細節,看似小事,其實個個都有用,而且還是必須的。
一、注意鞋柜深度尺寸
柜子深度做大了,浪費空間,做小鞋不進去,影響使用體驗。
常規做法有兩種,一種是按行規尺寸做,例如30公分、35公分、40公分,它最大的缺點是供需不匹配,翻車機率很大。
另一種是按需定制設計, 柜子外深度=鞋子長度+門板厚度+背板厚度+2公分(浮動尺寸)
劃重點,鞋柜放不進鞋,后跟懸空,100%是以下3個細節沒考慮到位。
(1)忘記量鞋子長度
設計鞋柜之前,應先量鞋子長度,尺寸取大不取小。
(2)忘記卡槽式背板占用尺寸
常見的背板固定方式有3種,只有下圖這種卡槽式背板設計,需要加2公分深度。
原因是這種設計的鞋柜,背板是從側板上開槽[插·入],而且背板上還要加裝拉條固定,會占用了1.5~1.8公分柜子深度,所以要把占用的2公分柜子深度加回來。
(3)忘記內收設計占用尺寸
有些設計師為了美觀,鞋柜采用內收設計。
這種柜子,轉角為弧形設計,它占用了3公分凈深度,所以要把它占用3公分加回來。少了這3公分,放鞋就跟下圖一模一樣。
二、注意鞋柜層板高度尺寸
請注意:這個尺寸很重要,做高了,空間閑置造成浪費,做低了,鞋子放不進去,影響居住體驗。
解決方法有3種,一種是按通用尺寸做,缺陷是適配度低,可能會踩坑或者浪費空間。(具體請看下圖)
另一種是按需定制, 層板凈空高度=鞋子高度+2公分。這種方法簡單粗暴,效果最好。
再一個是做活動層板,它可以調節高度,適合放各種不同高度的鞋子。
三、注意鞋柜底部留空尺寸
記住一點,鞋柜底部留空高度=鞋子高度+2公分,多了少了都不要。
定制鞋柜時,首先拿卷尺測量家里的鞋子高度,并做好筆記。
其次是看設計圖預留尺寸是多少? 高度是不是=鞋子高度+2公分,發現問題即溝通更改。(具體請看下圖標記位置)
四、注意鞋柜拉手設計
常見的拉手設計有明裝拉手、反彈器、免拉手,三者比較,免拉手設計最實用。
明裝拉手,這種拉手抽拉方便,但進出掛衣服,視覺突兀,而且,小孩過路時還會磕碰,因此不建議選擇。
反彈器拉手,開關方便實用,不影響柜體顏值,缺陷是不耐用。
免拉手有兩種,一種是內置U型金屬槽,這個要加錢,不建議采納。
另一種是用3公分板材設計,簡潔美觀,輕便好用,不花一分錢,所以是首選。
五、注意抽屜細節
1、看抽屜底板厚度多少
若背板用的5mm板材,底部一定要加拉條固定, 少了這個設計,底板承重時會脫落或下掉。
2、看抽屜軌道,是托底軌還是側裝軌,建議首選側裝軌。
原因是托底軌道安裝時,要占用3~4公分的高度,間接縮小了抽屜收納空間。
六、注意鞋柜是否與配電箱打架
配電箱與柜子打架的案例,真的太多,不能再錯了。
設計時,有兩種方法解決。一是將配電箱移在掛衣區位置,然后用掛衣板遮住。這種做法簡單直接,高度合適,開關都方便。
另一種是將配電箱移到鞋柜里面,優點是美觀性好,缺陷是開啟費力。
今天分享的6個細節,都是我們在裝修過程中經常遇到的翻車案例,希望大家看完后有所收獲,設計時多一點心眼,別被設計師「糊弄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