裝修,常常是在期待中進行,然后以各種不如意收尾。
假如讓我重新裝修一次,這些事情,我一定不會做了,不是后悔,而是錢花的沒必要!
1、水電不做橫平豎直了
裝修時,看見別人家橫平豎直的水電排線,真的整齊又治愈,就覺得自己家的水電,也得按照這個標準來。
然后,不惜花重金,走水電。
殊不知,原本房子里面配置的國標線,其實不用換,而且,再美觀的水電排線,貼完瓷磚后,也壓根兒參觀不到。花錢不說,實際到使用上,也沒有任何差別。
所以,如果讓我重新裝修一次,我絕對不換線,水電要改的部分就選擇就近斷點改,點對點的水電完全夠用,省下來的錢,我花到值得的事情上。
2、衛生間防水不全做了
對于衛生間防水,以前真沒認真留意過,以為涉水的區域,就得全部刷上防水,然后衛生間就做了滿屋全刷的防水。
可是,在看了別人做的人性化防水(地+地面上翻50cm+淋浴200*50cm涉水面),突然意識到,全衛生間的防水有點過了。
當然,多花錢只是一方面,關鍵是防水影響磚鋪貼時的附著力,我說難怪呢,全屋瓷磚怎麼只有衛生間空鼓。
3、廚房不做地漏了
有人說,廚房就得做地漏,否則,一旦發生漏水,損失的不光是自己家,還得牽扯鄰居的賠償,我信了,也照做了。
但做了以后才晃過神,之前自己的房子,包括父母的房子,哪個不是住了很多年,哪個也沒發生過廚房漏水。
好吧,我承認,小機率事件是會有,但畢竟它是小機率,發生的機率極低,但日常鉆蟲子、返臭卻是常事,再裝修一次,我絕對不給廚房裝地漏了。
4、隔音棉不讓工長包了
說到再裝修一定不會做的事,肯定其中的80%都是因為踩坑了,比如裝修工包的隔音棉就算一個。
本以為包個隔音棉,又沒有技術含量,交給工人肯定比我自己包更靠譜,沒想到,他們還真不如我呢。
首先是隔音最關鍵的地方是下水彎道,工人也不知道圖方便還是真不懂,只包了管子,受水沖擊也就是聲響最大的地方竟然沒包。
然后,隔音棉是用了,但沒有加阻尼片,日后水滴的聲音肯定還會有。
最后就是細節處理,正確的方法是阻尼自帶背膠、隔音棉用扎帶扎緊,接縫處再用鋁箔膠帶密封,而工人做的,只能看見扎帶,接縫處,都是斷截的。
5、瓷磚不買大品牌了
我知道品牌的瓷磚,肯定會有溢價,但奔著質量,也能接受它的溢價。
可是當我了解了市場行情以后,我發現全國的磚大部分都來自于佛山,其中包括品牌的磚。
而且,在仔細對比完品牌與非品牌瓷磚后發現,質量基本上沒有太大差別,而價錢差了可不是一星半點。
所以,再裝修,我也就懂行道兒了,我肯定不買大牌磚了,比起選品牌,我會把重心篇到選擇磚的顏色、質地上,畢竟這些才是影響裝修效果的直接因素。
比如亮面磚會反光、磨砂磚難清潔、素色柔光磚更合適。
6、瓷磚也不買大規格的了
另外,還有瓷磚的規格也一樣,再裝修,我絕對不買大規格了,瓷磚本身價格、人工鋪貼費都更高不說,擺完家具,露在外面的也就那麼兩塊磚的寬度。
與其把錢和心思都花在最終要被遮擋掉80%的物品上,不如就選性價比最高的800*800mm瓷磚,選瓷磚同色的美縫,把縫隙處理好了,出來的效果也不差。
7、不會再吊大平頂了
說實話,如果家里層高本身不高,吊頂絕對是個花錢不落好的活兒。可是,要想家里的燈光有層次感,不吊頂還不行。
既如此,再裝一次,我是不會再吊大平頂了,要做也是電視墻做一個邊吊,安裝洗墻燈,沙發背景墻的單調就選擇明裝型材燈,有氛圍效果,安裝又簡單。然后中間中間裝一個斗膽燈。
至于臥室,就做簡單的雙層石膏板,有柜子的地方直接吊小平頂,視覺上平整又有小層析,不占空間、花費還低。
不過這里面也有個例外,比如窗簾盒,做了就非常值,不光看著精致大氣,也能解決漏光問題,再裝修一百次,我都會保留這個設計。
8、不會再全屋沖筋找平了
看到太多的定制柜因為墻、地不平而翻車的案例,嚇得我以為全屋沖筋找平的環節不能忽略,這筆錢當然也不能省。
其實,裝修過幾次才知道,全屋做順平足矣,到定制柜的地方若是擔心不夠平整,單此區域做沖筋找平就好。
9、不會再貼壁紙了
擱以前,沒貼過壁布時,就覺得壁紙、壁布的效果一定好過乳膠漆,但當真正地貼了壁紙后,發現對于墻面整體效果提升不大。
那點所謂的顏色、肌理的改變,乳膠漆其實也能做出來,而且現在的乳膠漆已經不是印象中的只有大白色,像汝窯、杏子灰、可可蛋奶等顏色上墻效果都非常棒。
另外,再裝修,乳膠漆我也不會追求那些所謂的兒童漆、0添加、進口等種類了,國產品牌的五合一、國標優等品,用于家裝,完全沒有問題。
10、不會再用實木門了
我一直以為純實木的要比實木復合門好,這點認知不光是停留在家具上,還包括門、地板。
當真正給家里裝了實木門后才知道,實木是更環保些,但除了環保這一個優點,其它隔音、耐用程度等,都不如實木復合門。
另外,門的顏值,材質影響不了多少,重要的是材質,還有細節處理。
比如,門套要得好看,就 不能太寬,否則會顯厚重,一般4厘米寬的門套就合適。
而且,門框連接處的拼接,45度角比直角90度的出人頭地更簡潔耐看。
如果有條件,門鎖可以選沒有舌頭的磁吸靜音鎖,開門不會有彈簧的聲音,關門不會有舌頭和鎖空碰的聲音。
在門打開的狀態下,舌頭也不會伸出來,能避免磕碰、劃傷。
11、衛生間不裝木門了
說起木門,衛生間我就踩了木門的坑,當初為了全家的門保持一致,也沒想太多。
但以我過來人的經驗,如果衛生間比較小、或者沒有干濕分離,還是用鋁鎂合金門的好,否則木門后期發霉、起泡、掉皮,都是常有的事。
另外,為保證后期入住后不出現問題,衛生間的過門石四周也應刷上防水,防止水從過門石出滲入引起的墻體返潮問題。
12、踢腳線不用金屬的了
近兩年,金屬踢腳線很火熱,因為薄,確實能減少踢腳線上落灰。
但我再裝修,肯定不會用金屬的了,因為除非家里是那種黑白灰冷淡風,其它風格,還是木的踢腳線更能營造溫馨的氛圍。
而且,踢腳線不光是防止弄臟墻面,在一定程度上,還有裝點家里的作用。
上有呼應吊頂石膏線的功效,下有與門套協調鏈接的作用,這也就說,踢腳線顏色的選擇,應與墻或門套顏色貼近更協調。
13、窗戶不再包套了
以前,窗戶都是包套,倒也沒覺得有什麼問題,但看了現在不包套的窗戶,瞬間覺得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,之前的窗戶套,多少有點厚重、繁瑣了。
所以,再裝修,我就直接將窗戶四周找直,只給台面上做簡單的窗台石就行。
而且,窗台石與窗框等長,兩邊不要凸出來的小耳朵,也不要厚重地下掛,要追細節,就在窗台石上做2mm的倒角,有層次感,也能防止直接磕碰。
這樣一來,不光是看起來簡潔大氣,主要還省錢。
14、柜子不做格子、抽屜
老一輩的習慣就是,衣柜里面要做各種分類層板格。
可是到了我們這一代,在成長的道路上,誰還沒有點因拉亂衣服而被罵的經歷了,因此,在做屬于自己的衣柜時,就必須改變這一點。
當我決定柜子里面不做格子、抽屜,而是全掛的布局時,講真,我被老媽還罵了一次,但以目前的使用情況來說,這個決策是對的。
能掛的衣服全部掛起來,不光是拿取方便,減少了翻找、整理的時間,而且還能避免衣服被壓皺、再熨燙,大大地減少了家務量。
掛完衣服后,下面的空隙,再用能靈活移動的抽屜收納箱填補上,提高衣柜空間使用率的同時,也解決了部分不規整小件衣物的收納問題。
15、不在線下買燈、窗簾、家電
其實,在裝修時,大部分人都是非常謹慎的心態,尤其是在挑線物件上,總覺得肉眼可見的實物要靠譜很多,所以選擇在線下購買燈、窗簾、家電等。
但事實上,燈具、窗簾、家電這類型更新換代快的物品真心不建議在線下買,最新的款式、最美的搭配,一定是網上可挑選的余地更足。
至于質量,燈具、家電看品牌、材質,一般不會出錯,而窗簾,可以先要小樣回來對比下,再確定,比直接在店里看,更直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