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期家居案例來自日本的東京,屋主是一對80后夫婦和他們4歲的兒子,半年前購置了一套二手房,而女主人剛好從事平面設計,生性孤傲,對于家居生活有自己的審美和見解,便承擔起這次改造設計任務。
雖然她拒接過度裝修,不排斥原木的日式風格,但覺得灰泥灰現代設計更具個性。
房子位于一棟建于1981年的「剪力墻式結構」公寓的1樓,實用面積約75㎡,為3室2廳的格局。由于大部分的隔墻都不能拆除,在保持原有格局的基礎上,通過調整各個部分的裝飾、設備、傢俱使用的材料和顏色,滿足一家人的生活需求。
玄關
玄關的地面鋪設水磨石,一直延伸到客廳和餐廳,搭配白色鞋柜,營造出一個干凈簡約,又不失沉穩的視覺體驗。
客廳
客廳擁有一扇落地玻璃移門,采光比較好,地面鋪設深灰色磚,大白墻,吊頂拉平,特顯高。搭配灰色的窗簾和沙發,簡潔明了。
由白色到灰色組成的空間乍一看很簡單,但通過五感可以感受到光線照射時的表情,觸碰手腳時的觸感,以及聲音的回響等各種質感的材料,這種感覺讓人心情愉快。
從細節上看,不僅僅是顏色和材料,墻壁和天花板的隔離部分,考慮到施工時的誤差而設置的小縫,空間看起來就會很清爽。
餐廳
餐廳與客廳相連,純白色的餐桌與原木色的餐椅是最佳搭檔,看起來既新潮又簡練,呈現出的那種沉穩質感,讓人眼前一亮,越簡單的配色越能讓身居其中的人心神安寧。
從客廳看餐廳,充滿一種靜謐的空氣感,靠里的墻壁裸露著混凝土結構,其他墻面和天花板都鋪上刷白漆。
實木傢俱為清冷的空間注入一股暖流。
為了日常閱讀方便,墻面上安裝了白色金屬書架,放置書籍和裝飾品,將作為物質的「書」與「主題」的關系置換到居所,那就是「空間」與「生活」。
女主人絕不允許家人把東西放在地板上,理由是空間嫌亂,打掃起來也不方便。
所以日常不管整理還是不整理,因為空間本身就整潔,所以心情也會很好。從結構的角度出發,從頭開始創造空間的改造可能也很有趣,但用材料和形式設計現有空間的做法更適合。
廚房
廚房的地貼淺灰色磚,墻壁是100寬的白色瓷磚,部分墻壁是用白漆涂成的混凝土墻,通過材料的對比營造出放松的空間。
櫥柜整體采用不銹鋼,耐磨好清潔,配上LED燈帶,功能齊全又美觀,延續了空間干凈利落感。
經常使用的東西可以直接拿出來,放置在顯眼的位置,所以不需要吊柜,安裝了一塊擱板就夠了。
廚房有落地窗,溫和的光線從外面照進來,窗前放置一張小凳,坐著看書也很愜意。
臥室
臥室注重功能性,盡可能簡單,靠墻定制一整排的衣柜,衣服和包之類的東西,不會塞得太滿,每個空間都有適當的留白,給人一種清爽的感覺。
當關上白色衣柜門,又是一間簡單的睡眠空間。
沒有窗簾盒,白色紗簾直接掛在鋼管上,簡單,大方。
書房
書房很寬敞,光從L形的窗戶進入,很明亮。書桌靠窗擺放,工作累了,抬頭就能看到室外郁郁蔥蔥的綠植,好治愈。
很多無法接受開放式的書架收納,容易藏灰,增加清潔麻煩,但是這也意味著一目了然,拿取更加方便,也省去了開柜門關柜門的動作,只要遵循著常用和不常用的擺放規則,落灰的事情基本就可以避免了。
衛生間
衛生間采用干濕分離,遵循著白灰色的風格改造,小巧的鏡子柜,洗衣機上的小窗戶,都能讓人賞心悅目,心靜如水。
結束語:當你置身于小家中,如果心情是放松的,有一種滿足的喜歡,那便是好的家居設計。你喜歡這樣設計的極簡家居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