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說日本一戶建看著就跟國內自建房差不多,但人家建房子時門口可是下了不少功夫,雖然它不豪華,但照樣也很受歡迎,靠的就是這5個小細節,個個都是真實用,好處不止一點點!
1、增加半墻或者格柵
這個設計主要是考慮到日本的一戶建大多建在馬路兩側,人來人往沒有隱私性,而格柵可以擋住外人的視線,也能擋住灰塵,給予了一家人更多的安全感,視覺上也很有檔次感。
2、信箱+快遞箱+可視門禁
很多人剛開始不清楚日本房子門口的這個看著像「垃圾桶」的設計是用來干嘛的,其實它是個多功能設計,上方是可視化門禁,不開門就能看到外面的情況,安全系數高。下房分別是信箱和快遞箱,全都帶鎖的,這樣即使人不在家,也不用擔心沒人收件或者是弄丟了。
有些業主還會在門口增加銘牌設計,畢竟日本的一戶建屬于永久產權,可以祖祖輩輩傳承下去。
3、門口設計車位
日本由于面積小,也沒有地下室,所以一般會在門口位置騰出1~2個車庫,不過占地面積小,是很考驗業主的停車技術的。甚至還有會預留好充電樁,這樣在自家門口就能充電了,考慮得非常周到。
4、雜物間
別人家里房子入戶有玄關,日本的一戶建分室內室外兩個玄關,外面還騰出個小儲物間,不要柜子,也不用多余設計,可以放置一些院子清潔修建工具以及家里腳踏車等,只要空間足夠大,隨便什麼物件都能塞進去。
這跟國內別墅喜歡在院子搭個工具房其實是同一種功能,庭院用的工具盡量不放在室內,拿取方便,也不用弄臟家里。
5、門廊+台階
日本很多一戶建地基比較高,所以門口會有台階設計,為了避免防滑,于是就增加了門廊可以遮風擋雨,回家也更有儀式感,還能減少室內灰塵。台階的旁邊別忘了增加個小斜坡,這樣老人的輪椅,孩子的嬰兒車進出就方便了很多。
別看日本房子不大,可不光內部細節多,就連門口也考慮得這麼周到,歸根結底還是空間可利用率高,換作國內,門外除了院子就屬于公共區域了,隨便占用會有麻煩的,想參考也得慎重!